第4节(1 / 2)

星际奶爸 袖侧 2705 字 1个月前

果然,张雅女士除了第一个月打过一次电话询问过姜妙的近况之外,就再也没主动给姜妙打过电话。

姜妙坚持一个月给她打一次电话问候——姜妙受她养育、照顾了十五年,总还是希望能跟这位知性、优雅的女性保持住一分至少比“陌生人”稍稍亲密那么一点的关系。

姜妙觉得这并不过分。

但显然张雅女士不这么认为。姜妙坚持了六个月之后,接到了科索先生打来的电话。

“嗨,孩子!”科索先生的面孔看起来似乎从来没变过,还是像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英俊的脸上带着亲切的微笑说,“张给我打了电话,她有点担心你。我听说,你每个月都给她打电话?”

他说:“孩子,你虽然还不满十八岁,但是你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应该有与你的学识和身份匹配的成熟心态,对抚养人的过度依恋可不是一个大学生该有的表现。”

仅仅是每月一次的电话,每次不过五到十分钟,就被看作是过度依恋了吗?

姜妙有那么一丝微微的无力。

“好的。”她沉默了一下,努力微笑,“我以后不会再打扰她了。”

挂了电话后,姜妙想,张雅女士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不是吗?

姜妙的很多中学同学都是住校的。青春期的孩子是最难相处的,很多抚养人都因为受不了,就在这个阶段提前将孩子的监护权移交给学校,把难搞的孩子交给专业人士。

但相应的,监护权一旦转移,因孩子的优异表现而获得的加分奖励也随之转移给了学校。张雅能一直把姜妙抚养到她考上大学,已经做得比很多抚养人出色得多了。

虽然事实上,这跟姜妙皮囊里住的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脱不了干系。

姜妙于是不再给张雅女士打电话。张雅女士和科索先生也同样不再给她打电话。这个社会默认,无论一个孩子多大年纪,你身在几年级,就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情商和能力。

姜妙再一次收到这两个人的电话,是在她满十八岁的时候,最后的这一次考核结束之后。

姜妙不出意外的取得了高分。

这带给了张雅女士和科索先生丰厚的回报。他们两个人分别给她打电话表示祝贺和感谢。

张雅心情非常好,还多问了一句:“这个假期有什么计划?”

一个学年只有一个学期,也只有一个长达四个月的假期。张雅和科索提前支付了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她自己也有奖学金,手头算是相当宽裕,再加上又无家可回,于是姜妙这三年的假期都去旅游了。

“打算去列宿六号星看看,听说那里景色不错。”姜妙说。

“是的,那里相当不错,我是大学毕业后去的那里。祝你玩得开心。”张雅女士说,“那么,再见了,玛丽。”

姜妙说:“再见,张女士。”

科索先生同样在视频里说:“再见,玛丽。”

姜妙也回以:“再见,科索先生。”

当屏幕黑下来,姜妙知道,从今往后,她与他们再没有任何关系了。

这个社会的每个成年人都是独立的,大家都不结婚,即便合作生孩子也顶多养到成年。几乎没有人会跟同一个育儿伙伴连续生孩子的,那些生过多个孩子的,也肯定是跟不同的育儿伙伴合作的。

连父母都不会在孩子成年之后再与他们联系,更不要提这些半血缘的兄弟姐妹了。所以可以等同于每个人都没有兄弟姐妹,自然也没有舅舅叔叔,姑姑姨妈之类的。

伦理观念变得很不一样。乱伦的定义被缩小为父母与亲生儿女之间的性关系。而半血缘的兄弟姐妹甚至隔代,都在不这一定义里。

只是一对男女如果打算生育孩子,必会事先向政府系统查询两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三代以内的血缘被禁止共同生育孩子。

家和家族的概念只存在于上流社会。在这个国家里,几乎就只有上流社会的有钱人还传承着结婚这么古老的传统,维持着家庭甚至家族这种社会关系。

每一桩婚姻都伴随着巨额的资金流动,先进的技术合作,大量的资源共享。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富豪们才会结婚。

普通人,如姜妙,如张雅,如科索,只要把自己活好就行了。

姜妙在十八岁那年,与她的血缘父母通了最后一通电话后,望着熄灭了的屏幕发怔。

过了一会儿,她又点开屏幕,搜索了政府公共服务。她找到了户籍服务,提交了一份姓名更改申请。

作为一个成年人,她申请改变姓名不需要除了政府之外的任何人同意。政府的中央光脑在几分钟后就批准了这份申请。

从此,张玛丽改名为姜妙。

第005章 申请

姜妙一路读完硕士、博士,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进入一家吉塔500强的企业。公司总部就在吉塔共和国的首都星。

姜妙薪水丰厚,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五年后,在心仪的地段买下了一套满意的房子。

在房子的过户手续完成还不到五分钟的时候,姜妙就收到了来自政府的贺信:

【恭喜您!您已经获得了参加“基因优选育儿计划”的资格,随时可向政府提交基因匹配申请。在“基因优选育儿计划”内出生的孩子及其父母,将获得国家提供的最优厚的育儿支持。公民,快伸出你的手指,点击“申请”吧!】

在这个科技把人类从家务中解放出来的时代,生孩子不疼,养孩子不累。生孩子最大的阻碍,反而是准爸爸准妈妈的耐心,尤其是选择当抚养人的那一个。

姜妙还是“孩子”的时候,可以说几乎完全不会给张雅添麻烦,即便这样张雅都在后期开始失去耐心了。

这个时代的人太过注重“自我”,把自我的快乐和利益放在了其他一切之上,要不是政府给了实在足够丰厚的奖励以鼓励大家生孩子,恐怕没有人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生育上。

这其中,优选计划中出生的优生者享受到的政府提供的资源,远超普通的自然人孩子。姜妙从幼儿园开始就和自然人孩子分开了,一路上的都是专给优选者的学校。读的大学也是一流学府,学校里几乎没有自然人。

二十六岁就能在首都买房,即便在优生者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

新房子上下左右的邻居虽然几乎没见过,也都不认识,但当初看房的时候中介就信誓旦旦地保证了这个社区的业主全部都是基因优生者。

享受过这么多既得利益的姜妙,在收到这封来自政府的贺电后,一个人在新房子里想了很久。

在这里,她再也无法拥有一对会担心她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天冷了有没有及时加衣服的父母了。

但也许,姜妙想,这是她该走出“孩子”的角色,去成为“父母”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