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翘首以盼的凯旋军队终于在未时进了城,一路朝向受降台而来。苏锦吐掉嘴里嚼着的一片树叶,扶着树杈以免自己掉下去。
气吞山河,沾染了太多杀伐气的将士与平日交手的江湖人全然不同。他们整齐划一,每个人脸上都面无表情,苏锦没来由地想起唐青崖做的傀儡。
领头骑白马的却是个看上去十分瘦弱的人,三十上下,仿佛承受不起一身甲胄的重量,微微驼着背,目光散漫地四处扫视。苏锦看到他时,却一下子就认出,这人必定习武多年,威压并非刻意在炫耀,而是已经深入了骨髓,若非很有自信的人,断不会如此。
不像展现出的单薄,他佩了一把奇形怪状的刀,刀背很厚,刀锋却极薄,几乎成了一道雪亮的白线,最特别之处却是,它没有鞘。
苏锦轻轻从高处一跃而下,动静仿佛鸟儿在树梢停留,旋即他立刻混入了人群中,收敛一身的棱角,变成了个普通人。
只是他落地的一刻,那将军却像感应到了什么似的,朝他呆过的那棵树上瞥了一眼。
大军肃穆,受降台上已经准备妥当。
将军端坐其中,由旁边一位文士宣读降书,一唱三叹的调子,换个内容能去酒楼唱戏。百姓一点没被这调子影响,与有荣焉,兴致勃勃。
苏锦挤到秦无端旁边,揉了揉太阳穴,秦无端立刻揽过他的肩膀,指向一个位置:“看,那就是方知!”
他当苏锦没见过,不知道二人在成都打过照面。苏锦木讷地应了一声,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
方知好像一点没受到此次事变的影响一般,也并非他们想象中的一蹶不振,他站在受降台旁边,目光冷淡,正在观看一场闹剧般的神情。他的刀还在,身侧也有两个侍从,没有捆绑的痕迹,甚至不带一点伤。
但没看见何常,苏锦对这个交手两次的人颇为牵肠挂肚,又环视一周,却并未在俘虏中见到他。心中预感不太妙,苏锦想了想,还是将疑问吞了下去。
他混在百姓中看完了这一场,一回头,秦无端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被挤散了。苏锦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预备直接离开——他事多得很,要赶紧去闽浙交界的山中寻黑节草,借此来挽回唐青崖奄奄一息的小命。
正要溜走时,他突然听到有人喊:“苏锦!苏少侠留步!”
人潮涌动,苏锦转过身去,忽然看见了正逆着人群朝向他挤过来的方知。那人大约也不太经历这种你死我活的拥挤,面上显出无比的不自然。
方知拉过苏锦,两个人从主街道上拐入一条巷子,他蓦地松开方知道:“不太好吧,方护法怎么动手动脚的?”
方知窘迫道:“刚才实在太乱,情非得已而为,少侠不要见怪。”
苏锦对他的印象颇为中庸,此刻也不好蹬鼻子上脸,于是往墙上一靠,双手抄在胸前:“既然如此,方护法是找在下有事了?”
“将军想见你。”
这话一出,苏锦情不自禁地直了脊背:“谁?”
方知:“将军想见凌霄剑的传人,他甫一进城就看到你了——苏少侠如今的名讳在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想不知道都难。”
苏锦自认半年多来什么动静都没有,被他这话一说有些摸不着头脑。
如今烽烟渡大势已去,方知八成是被招安了。
此前秦无端怀疑方知“身在曹营心在汉”,说不定本来就是朝廷嵌入烽烟渡的一枚楔子。但苏锦没想到的是,这镇护将军竟然对江湖事知道的这样清楚,他和方知一点也不熟,与烽烟渡的交集唯一就是何常——
“何护法呢?”苏锦直视他的眼,没来由地问道。
方知诧异片刻,坦然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被我一剑杀了,首级送去中军帐,换回了兄弟们无谓的血流成河。”
苏锦登时无言。
他想过无数种方知带走了何常之后的事,也许他会被群情激愤的烽烟渡帮众撕碎,或者关入牢狱永世不得翻身,惟独没有想过这好歹也算叱咤一时的半个英雄最终居然充当了某种停止兵戈的角色。
方知见他表情复杂,笑道:“我花了三年时间坐上烽烟渡右护法的位置,又用了将近十年,革除帮中陋习……结果因为何常那一小撮人,还有炼血蛊的事,简直一朝打回原形,不得已而为之,让苏少侠见笑了。”
“贵帮内务,我本就不该插嘴。”他听到“炼血蛊”三字时,皱了皱眉,忽然想到什么,道,“我随你去见那位将军。”
临安没有将军府,一群从东南回来疲态顿显的铁血汉子只得屈尊纡贵地在驿馆中住下,普通士卒则在城外安营扎寨。
路上方知同他聊了不少,苏锦这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
那日在成都府,何常被方知带回去后,还没来得及整顿他和审理炼血蛊的来龙去脉,朝廷军队便发难了。他们起先是冲着倭贼去的,本来没有烽烟渡什么事,但内乱尚未平息,方知收到一封劝降书,立时又更加乱了。
混乱中何常一个亲信将他从关押之处放了出来,这人已经由于邪功发作,出现油尽灯枯之相,更是神志不清,见人就砍。